人才培养
本科生培养
专业建设简介
教研教改
课程教材建设
教学团队
教学成果
产教融合基地建设
研究生培养
培养方案
硕导简介
 
培养方案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研究生培养 > 培养方案 > 正文
交通运输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发布时间:2023/03/14 10:05:14 阅读:822

淮阴工学院

交通运输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交通运输(Transportation)

(专业代码:0861)

一、专业类别概况

交通运输专业学位类别是交通运输相关行业领域的专业性学位,主要涉及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规划、设计、建设与运营管理,智慧交通、智能运输研究等,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研究方向包括交通运输系统优化、道路交通安全与保障技术、载运工具性能优化、智慧交通装备技术、智能交通系统与控制、交通信息工程与控制、智慧交通大数据、交通基础设施工程、物流工程。

二、培养目标与要求

1.培养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研究生教育规律,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瞄准交通运输综合化、智能化、信息化、绿色化发展需要,培养掌握交通运输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交通运输系统规划与设计、道路工程安全保障与设计、载运工具设计与运用等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良好职业道德素养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创新人才。

2.培养要求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服务国家和人民的高度社会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业精神、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

(2)了解本学科的进展、动向和发展前沿,掌握本学科基础理论和系统专门知识;能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需要,适应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需要。

(3)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熟练查阅本领域的国内外科技文献与资料,具备较好的外语听说读写能力。

三、学习方式与修业年限

学习方式为全日制,基本修业年限为3年,学习年限2~5年。

四、培养方式

1.采用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交融式”培养方式。课程学习在校内及实践基地完成,专业实践在企业完成。具体方式如下:

(一)课程学习严格按照培养计划执行,其中公共课程、专业课程和选修课程主要在校内集中学习;校企联合课程、案例课程和职业素养课程在校内或企业开展。

(二)专业实践采用集中实践和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具有 2 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的研究生专业实践时间为 6个月,不具有 2 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的研究生专业实践时间为 1 年。

2.实行双导师制,强化工程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联合指导,校内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根据学生的论文研究方向,成立研究生培养指导小组,联合指导研究生。具体方式如下:

(一)研究生的科研及论文工作实行双导师制,建立导师组指导制,校内导师为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校外导师由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担任。

(二)积极与企业开展校企联合培养,吸收企业优质教育资源参与研究生教育,推动产学结合,协同育人,提高校企联合培养质量。与企业共建联合培养基地,形成高效的运行管理体系与合作共赢的长效保障机制。

(三)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应用课题或现实问题,须有较明确的职业(行业)背景和应用价值。作者应在一定实践经验基础上完成学位论文,提升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学分要求与课程设置

1.学分要求

总学分不少于32学分,其中学位课(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不少于16学分,非学位课(专业技术课和选修课)不少于8学分,实践环节8学分。

同等学历或转专业入学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补修本专业2-3门大学本科主干课程,补修课程只记成绩,不计学分。

2.课程设置

课程类型

课程编号

名称

开设

学期

考核

方式

学分

要求

备注

S121700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2

2

1

考试

=16


S1217002

自然辩证法概论

16

1

1

考试

S1214001

英语

48

3

1

考试

S1206001

工程伦理

32

2

1

考试

S2212001

高等工程数学

64

4

1

考试

S2209101

智能运输系统

32

2

1

考查

S2209103

交通数据采集与建模技术

32

2

2

考查

S3209001

知识产权与技术创新

16

1

2

考查

≥1

人文素

质课程

S3209002

人文素质类课程

16

1

2

考查

S3209003

科技论文写作

16

1

2

考查

≥1

创新创

业活动

S3209004

创新创业与管理基础

16

1

2

考查

S4209101

交通运输系统规划

32

2

2

考查

≥6

方向1:交通运输系统优化

S4209102

交通运输管理与控制

32

2

2

考查

S4209103

交通运输组织

32

2

2

考查

S4209104

交通运输系统仿真

32

2

2

考查

S4209201

交通运输安全

32

2

2

考查

≥6

方向2:道路交通安全与保障技术

S4209202

交通事故痕迹物证鉴定技术(校企共建)

32

2

2

考查

S4209203

路面设计原理与方法

32

2

2

考查

S4209204

道路材料与设计理论

32

2

2

考查

S4209301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32

2

2

考查

≥6

方向3:载运工具性能优化

S4209302

智能网联汽车决策与控制技术

32

2

2

考查

S4209303

机械多体系统动力学建模与仿真

32

2

2

考查

S4209304

车辆测试技术

32

2

2

考查

S4201401

现代控制理论及应用

32

2

2

考查

≥6

方向4:智慧交通装备技术

S4201402

工业机器人技术及应用

32

2

2

考查

S4201403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32

2

2

考查

S4201404

智能制造技术(校企共建)

32

2

2

考查

S4202501

最优化理论与应用

32

2

2

考查

≥6

方向5:智能交通系统与控制

S4202502

电动汽车并网技术

32

2

2

考查

S4202503

智能控制技术

32

2

2

考查

S4202506

电机驱动理论与应用

32

2

2

考查

S4203401

Verilog与数字系统设计

32

2

2

考查

≥6

方向6:交通信息工程与控制

S4204702

数字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

32

2

2

考查

S4203403

无线通信技术

32

2

2

考查

S4203404

嵌入式处理器与应用

32

2

2

考查

S4204701

人工智能与知识工程

32

2

2

考查

≥6

方向7:智慧交通大数据

S4204702

数字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

32

2

2

考查

S4204703

软件开发与技术

32

2

2

考查

S4204704

定位建图技术及应用(江苏惠民交通设备有限公司)

32

2

2

考查

S4209801

高等岩土力学

32

2

2

考查

≥6

方向8:交通基础设施工程

S4209802

特殊路基工程及灾害防治

32

2

2

考查

S4209803

数值分析与工程应用

32

2

2

考查

S4209804

道路与桥梁检测技术

32

2

2

考查

S4210901

智慧物流概论

32

2

2

考查

≥6

方向9:物流工程

S4210902

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校企共建)

32

2

2

考查

S4210903

系统工程与运筹学

32

2

2

考查

S4210904

质量管理与可靠性

32

2

2

考查

实践环节

专业实践

1年

6

3-4

考查

6


学术报告

不少于8次

1

1-6

考查

1

劳动教育

3周

1

1-6

考查

1

六、实践环节

1.专业实践6学分。根据专业特点组织研究生到联合培养基地开展专业实践,依托项目现场对学生进行主题明确、内容明确、计划明确的系统化实践训练。专业实践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集中实践结束后研究生应撰写不少于5000字的专业实践报告,并在学院组织下开展专业实践汇报,汇报人的专业实践工作接受答辩考核,考核不合格不得进行下一步工作。分段实践采取论文调研和工程技术调研两种方式,由指导教师根据学位论文工作情况合理选择。专业实践环节须在学生提交学位论文前完成。

2.学术报告1学分。学术报告包含学术活动与研讨汇报(1 学分),在学期间必须参加至少8次校内外学术研讨活动,其中至少5次为研究生处(科技处)统一安排的学术研讨活动,其它由各学院安排。总数达至少8次者才能取得讲座/报告 1 学分。

3.劳动教育1学分。劳动教育是发挥劳动的育人功能,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活动。研究生劳动教育,围绕创新创业,结合学科专业开展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主要包括宿舍和实验室卫生保洁、专业劳动服务、科研助手、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劳动教育贯穿于1-6学期,共设置3周劳动教育实践,计1学分,考核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培养学院成立劳动教育考核小组,负责制订本学院劳动教育实施方案及学生等级评定,劳动教育实施方案报研究生处审定。

七、 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重要环节。学位论文研究工作一般应与专业实践相结合,时间不少于1年。学位论文可采用产品研发、工程设计、应用研究、工程管理等形式,包括文献阅读、选题调研、研究与分析、论文(设计报告)撰写、学位论文答辩等环节。

(一)选题

学位论文选题应直接来源于交通运输领域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背景,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和先进性,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工程技术项目设计或研究课题,可以是技术攻关、技术改造专题、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等。论文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具有先进性、应用性和创新性。

(二)开题

研究生在修完规定学分(除实践环节外)后进行开题。开题报告的内容应包括课题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现状分析;课题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其可行性研究;课题的创新性;计划进度、预期进展和成果、查阅的文献清单等。开题报告应由导师签署意见后在学科范围内公开宣讲,并广泛征求意见。

(三)中期检查

中期检查的主要内容有:

1.论文进展情况;

2.论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3.下一阶段论文工作计划;

4.导师意见。

(四)论文内容

学位论文主要应包括以下内容:

1.诚信声明;

2.中英文摘要、关键词;

3.选题的依据与意义;

4.国内外工程技术概况或国内外文献资料综述;

5.论文主体部分:工作或研究内容、设计方案、分析计算、实验研究结果及理论分析等;

6.结论;

7.参考文献;

8.必要的附录(包括企业应用证明、项目鉴定报告、获奖成果证书、设计图纸、程序源代码、论文发表等);

9.致谢。

(五)论文要求

1.对工作内容的简要说明、对国内外状况有比较清晰的描述与分析,提出论文研究的内容和技术路线等;

2.综合运用基础理论、科学方法、专业知识和技术手段对所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进行分析;

3.论文工作应有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或来源于工程实际,有一定的技术难度或理论深度,论文成果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应用性和创新性;

4.论文工作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论文工作量饱满;

5.论文写作要求概念清晰、结构合理、层次分明、文理通顺,版式规范;

6.对于工程设计类论文,应以解决生产或工程实际问题为重点,设计方案正确,布局及设计结构合理,数据准确,设计符合行业标准;对于技术研究或技术改造类(包括应用研究、实验研究、系统研究等)项目论文,分析过程正确,实验方法科学,实验结果可信;对于侧重于工程管理的论文,应有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研究成果应具有一定经济或社会效益,统计或收集的数据可靠、充分,理论建模和分析方法科学正确;

7.参考文献不少于50篇,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10篇。

(六)论文评审与答辩

学位论文基本完成后,应先由所在学科安排有关教师并会同导师进行评审和预答辩,并提出修改意见。学位论文的评审应着重审核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审核学位论文工作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审核其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进展;审核其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计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审核其创造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

研究生完成所有培养环节后,方能申请论文答辩。研究生不参加实践环节或参加实践环节考核未通过,不得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和毕业。

学位论文应有2位专家评阅,其中必须有1位来自实践第一线具有高级技术职务的专家;答辩委员会应由5位以上的专家组成,其中至少有1位是来自工矿企业或工程部门的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答辩委员会主席由正高职称专家担任。

研究生的论文评阅、论文答辩、学位申请和学位授予等环节按学校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的工作相关规定执行。

八、毕业及学位授予

符合我校硕士专业学位授予规定,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通过,授予硕士专业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红宝石活动优惠大厅hbs - 红宝石9999hbs网址首页 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苏ICP备10009528号 地址:江苏省淮安市枚乘路1号淮阴工学院 电话:0517 83559196